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一回生 二回熟

筆者:亞紀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城市地小人稠,人與人間的距離不遠,可是心與心的距離卻不近。 我們住的社區,為老舊眷村改建,一棟棟大樓聳立其間,每棟有五十二戶,整座社區的人口多得驚人,剛搬進來的時候,人生地不熟,覺得起碼同層樓的鄰居要先認識,但堆滿笑容欲與之寒喧,卻見到一張張「視若無睹」的表情,笑容頓時凝結。幾次之後,我也換上「平板」臉孔相應。 有一次,老公釣魚大有斬獲,帶回數十條新鮮海水魚,看著一尾尾活跳跳的魚兒,我正煩惱如何處理,老公說話了:「我邊殺魚,你邊將魚分送給鄰居。」見我遲疑,他繼續說:「一回生二回熟,畢竟大家住在同一棟樓,先主動打招呼,以後就熟了!」 於是我跑上跑下地將魚分送完,後來真如老公所言,「一回生二回熟」,三不五時,對門或隔壁鄰居,也會和我們分享好東西,也許是私家小點心,或許是自家種的農產品,禮輕情意重,收受者都非常歡喜。這種分享,就好比漣漪一般的散發開來,而且還有回報,禮尚往來,彼此變得越加熱絡,從此我真正體會出「主動」的意義。 我們深深了解,教養必須由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,才能紮實地影響孩子的人格品行。我不斷告訴孩子要有禮貌,見到鄰居、熟人要問早道好打招呼,剛開始是在我提醒後才問好,後來對眷村裡的老伯伯特別敬重,不論認識與否,遠遠地就大聲喊「爺爺好」…,跟這些長輩們距離拉近好多,他們都稱讚兒子,也稱讚做父母的我們,雖然受之有愧,卻也從兒身得到啟示。 孩子天真有禮地問候不相識的爺爺、奶奶,有人表示不妥當,我卻稱讚兒子,希望他們保持這樣的禮貌。 我說:「如果制止孩子主動向人問好,孩子會以為『打招呼』不對,所以才制止。但是『打招呼』,是種禮貌,能調和人際間的冷漠。我們大人或許會因為面子問題,而築起人與人間的心牆,但我期望孩子保有這份熱情與主動,就算他們偶然稱呼錯了,也寧可在誠懇道歉之後,再來教導兒子正確的稱呼,也不願就此『因噎廢食』。」 成年之後,由於社會化漸深,以致忘了原本的純真。面對孩子們天真無邪地請安,起初竟會感到突兀,兒子卻回頭對我說:「媽媽,你教我要有禮貌,我記得喔!」頓時化解了我的尷尬,孩子真的在實踐大人教誨。我們不是該言行一致嗎?「教學相長」說得好,我們教孩子的道理,也要和孩子一起用行動表現出來。(點閱次數:999)